我省農商銀行繫統 2017年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

來源 :省農信社 訪問次數 : 發布時間 :2018-01-16

截至2017年末,全省農商銀行各項存款餘額16587億元,較年初增加1426.1億元,增幅9.41%;各項貸款餘額10440億元,較年初增加784.2億元,增幅8.12%,存、貸款規模繼續保持全省銀行業首位。實現各項收入1041億元,同比增加64億元。全年繳納入庫各類稅款104.3億元,較上年多繳6.2億元,增長6.3%。

一、服務“三農”和實體經濟能力明顯增强。省聯社牽頭與省財政厛、省海洋與漁業厛以及臨沂、泰安、濰坊、濱州等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加大對當地基礎建設、民生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,涉及具體合作項目18個,實現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。截至2017年末,實體貸款餘額9886.2億元,較年初增加876.7億元,同比多增470億元;發放涉農貸款餘額7125.1億元,較年初增加310.9億元;小微企業貸款餘額5198.9億元,較年初增加428.2億元。全力支持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,支持規模和增量均居全省銀行業首位。滿足百姓生產、經營和消費需求,累計向省内22.6萬戶“家庭”發放貸款385億元。積極開展精準扶貧、產業扶貧,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36億元,直接帶動78萬貧困戶脫貧,通過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帶動13萬貧困戶脫貧,承擔起金融扶貧的主要社會責任。

二、風險防控能力不斷提升。信貸結構調整穩步推進,信貸資金更加注重滿足小、微、散等基礎客戶的融資需求。截至2017年末,零售類貸款餘額3849.3億元,較年初增加560億元,占全年新增貸款的比重達71.4%。不良貸款清收處置力度加大,注重采取依法清收措施,在各級公檢法機關的大力支持下,廣泛開展打擊逃廢銀行債務行動,全年清收處置不良貸款455.7億元,綜合處置率49.55%,信用環境得到淨化。資金業務發展趨于理性,占縂資產比重較年初下降2.55個百分點,槓桿率下降0.85個百分點,基本回歸到合理區間。全面從嚴治行深入開展,强化製度剛性約束,製定實施信貸、財務、資金3個核心業務的“八條禁令”,嚴格落實責任追究,省聯社直接或督導處理責任人386人次,依法合規經營意識進一步增强。發揮全繫統整體優勢,建立補充風險互助資金、繫統内幫扶資金、流動性風險互助基金,資金額度達277億元,具備應對局部風險的能力。

三、深化改革工作穩步推進。研究擬定了省聯社改革方案,已報省政府和銀監會。平臺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强,全省農商銀行統一的科技支撐平臺、資金清算平臺、教育培訓平臺、法律服務平臺、機構營銷平臺不斷健全,“小法人、大平臺”組織架構進一步完善。對全省農商銀行探索實施分類管理,明確35家重點關注機構,省聯社班子成員開展分片幫扶,督導幫助其化解風險,提高發展質量。堅持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,繼續深化農商銀行改革,解決改製后“形似神不似、形神都不似”的問題,省聯社和111家法人機構全部完成章程修訂,把黨建工作縂體要求寫入章程,“三會一層”治理架構和運行機製逐步完善,部分法人機構在事業部製改革、流程銀行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,法人治理體繫進一步完善,現代金融企業製度逐步建立完善。